尊龙凯时[中国] 官网

《干法》读后感
发稿时间:2011-10-25 阅读: 来源:汪兆华[尊龙凯时建筑青岛尊龙凯时中心项目部] 【 字体:

    当今的人们普遍注重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改进工作方法以到达让自己能尽快的完成工作或者完成更多的工作的目的,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或者挣到更多的钱。在这样的思维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普遍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工作是一种约束人的,浪费时间的,枯燥的劳动。是工作阻止了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阻止了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社会的主流意识是这样看待工作的时候,我们的确就看到了那么多步履匆匆,面容凝重的白领。

    读完《干法》让我为之一震,作者稻盛和夫从一个很深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待工作。作者首先告诉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劳动观——劳动是一种磨练心智,造就人格的修行。虽然我刚走出大学校门参加工作,还不能完全理解工作时候的心理和感受,但是对于作者提出的劳动观同样能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折服。这就是伟人的伟大之处吧,总是能够达到常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首先作者希望可以改变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把工作从一个约束人的负面的角色转变为一个磨砺人的正面的角色,这样人们才会喜欢上工作。工作是怎样磨练心智的呢?作者以他大学毕业后在松风工业工作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所谓逆境使人成长,工作中会充满各种各样的难题,当我们拼命的工作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我们承受了压力,勇敢的面对了挫折,磨练了意志,获得了成长。不仅如此,作者提到人性中的“三毒”也只有在工作中才能被抑制,工作起到了排毒的作用,拼命而毫无杂念的工作让我们抑制了欲望,控制住了愤怒,更无暇牢骚。这就是一种磨练心智的修行,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人格、品质都得到了锻炼。

    当我们能够把工作看做是一种造就人格的正面角色之后,作者希望我们能够喜欢上甚至爱上自己的工作,因为这是我们能够承受住工作磨练的基础。但是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困扰人们的问题,如何喜欢上自己从事的工作?作者同样以他个人的亲身经历给我们展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小之又小,况且当我们工作之后可能会发现工作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心态了,不要浮躁,不要就此认定自己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继而以消极的心态来对待。作者告诉我们与其花费精力去寻找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工作,还不如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手边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摆正心态,摒除杂念,强迫自己埋头到工作中去,可能刚开始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可以慢慢的发现工作中的乐趣并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以前不喜欢的工作。这个方法似乎很难理解,听起来亦或有点不可思议,也许只有亲身实践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吧。对于我们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当我们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之后,就会成为作者提到的“自燃型”的人,积极主动的、带着快乐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不仅会让自己成为公司所需要、器重的人,造就成功的事业还会让生活充实,拥有美满人生。

    《干法》的前两章让我对工作根本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可以说也是对我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两章,看完这两章迫不及待的阅读了后面的章节。作者不仅在劳动观上有超于常人的认识,在方法论上同样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工作中持续积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并带着问题意识将工作做到极致”是我对于作者方法论的理解,只要做到这个要求就必定会出色的完成工作。作者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因为如果与他人付出相同的努力我们只能做到平均水平而已,只能流于平凡。不要觉得自己的智商有多高,也不要觉得自己的方法有多好,就像训练营许营长所说:“就算你是百万分之一的优秀者,在中国也有1300人同你一样优秀”,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太多,如果不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那么就不可能追赶别人何谈卓越。不仅如此,这样的努力还必须要持续、要坚持,我想这一点说出来是很容易的,但是做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也许这就是优秀与平凡最明显、最根本的差别吧,因为谁都不可能教会你要如何才能坚持,因为坚持是一种简单得谁都懂但也困难得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品质。

    回顾全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是对劳动观的认识:工作是一种磨练心智,造就人格的修行。带着这样的认识工作,就知道我们工作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优秀的品质、厚重的人格,这点应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不变的追求,而不是钱财、名利等身外之物。二是对我们这样刚毕业的新员工可能会有的浮躁的心理: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工作与自己想象的可能很不一样,于是开始浮躁,开始埋怨,开始分心,得出结论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我们应该知道,绝对理想的工作是找不到的,我们应该从脚下做起,从喜欢自己手边的工作做起。当浮躁的时候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埋头专注于手边的工作并坚持下去,一段时间后自然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并开始喜欢上它。

    “天职”是自己创造的。

阅读上一篇 读《干法》有感
阅读下一篇 培训学习总结
友情链接: